如何理解FSC的“森林可持续管理”目标?

2025-03-07 FSC森林认证 20

生态层面

  •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在森林经营过程中,避免破坏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保留足够的原始森林区域作为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合理规划采伐区域,使未采伐区域能够为动植物提供避难所和繁殖场所,确保森林经营不会导致物种灭绝或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下降。
  • 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注重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比如对河流、湖泊等水体周边的森林缓冲带要有明确的保护规定,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和火灾,如采用可持续的森林抚育措施,增强森林的自身抵抗力;建立有效的森林防火带和病虫害监测体系。
  • 保障资源可再生性:制定森林更新和保护方案,防止过度采伐,保持生态平衡,确保森林资源能够持续再生和补充。

社会层面

  • 尊重原住民权利:如果森林区域涉及原住民的传统领地,必须尊重他们对森林资源的传统利用权利,如采集非木材林产品的权利,以及参与森林经营决策的权利,保障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得以延续。
  • 促进社区发展:鼓励森林经营活动与周边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当地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将一部分经营收益用于支持当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如修建学校、医院等,提升当地社区的生活质量。
  • 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所有员工的待遇符合最低劳动标准,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保证职工组织谈判的权利。

经济层面

  • 确保长期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森林资源,使森林经营能够在长期内提供稳定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供应,实现经济收益的持续增长,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成本,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鼓励森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就地加工,减少浪费,促进森林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森林资源的附加值,增强森林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森林经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保障其长期稳定的发展。

管理和运营层面

  • 科学规划与监测: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树种、生态状况、可再生资源等,制定详细的森林管理计划,明确可持续采伐率、生态保护措施、森林恢复和再造林计划等,并通过生态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森林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 可追溯性与透明度:通过产销监管链认证,确保从森林到最终产品的每一环节都符合 FSC 标准,能够追溯所有材料来源,建立完整的材料流动记录,并定期向 FSC 报告,以保证供应链的透明性,让消费者清楚了解产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

 

发布评论